《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任务单
活动一:初读通文意
任务单: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活动二:细读品人物
任务单:
1.细读文章,圈点批注,体会故事里人物的特点。
从文章中的一个字读出了……从文章中的一句话出了……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
2.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把故事里的情境读出来。
活动三:辨读解深意
任务单: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这样做是否失礼呢? 结合文章内容和助读资料进行探究。
品读比较: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笑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待家君归来,定转告君之愧意。”
相关链接:
《世说新语》有一个篇章《言语》,专门记录一些聪颖小孩的言行,如《咏雪》、《杨氏之子》等,但这篇文章却被收在《方正》。为何?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课后作业
1. 书面作业(20分钟)
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写100字左右的感受读书笔记。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2.
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建议分7次完成。
助读资料
1.我说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这样解放的、自由的人格是洋溢着生命,神情超迈,举止利落,态度恢廓,胸襟潇洒。——宗白华《美学散步》
2.《世说新语》可谓是魏晋之风的集合,还原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它推崇的绝不是高尚的人、完美的人,而是真实的人、自由的人
3.魏晋时代有一群名士,他们的行为表面上不拘小节,内心却讲信守礼,有“士”的方正,从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气质,后世史家们,怀着敬仰之情,将他们展现出来的风采称为魏晋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