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光小学 杨金莲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世界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空间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推动教与学变革,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面向需求,服务育人;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创新应用,促进变革。其主要任务如下:
(一)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全面实现“一人一空间”
(二)发挥空间主渠道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推动管理者率先应用,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四)组织教师创新应用,实现教学应用常态化
(五)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实现学习应用常态化
(六)鼓励家长积极应用,实现家校互动常态化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空间应用和支持服务水平
(八)加强典型区域和学校培育,促进空间应用推广普及
当然,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完善落实机制。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我义不容辞,因为这是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