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2022 年“互联网+教育”工作计划
为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建设,促进互
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宁
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2022)》
《吴忠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2021-2023 年)》
《同心县“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实施方案》《同心县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实施方案》《同
心县“互联网+教育”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教学工作指导意
见》《同心县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
结合我县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
照区市党委、政府“互联网+教育”总体部署,围绕加快教
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县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2 -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互联网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推进信息
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学习方式、教育模式创
新为核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
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助推同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自治区“互联网+教育”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同心
县“一二三四五+N”的“互联网+教育”工作思路,扎实推
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建设行动,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互
联网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
融合为主线,以学习方式、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
制改革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本年
度基本实现全县“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
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
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
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助推同心县“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
设快速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作
为根本任务,融入“互联网+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综合
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为核心,以信息化为
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提
高教育质量,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
制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 -
(二)依规行动,稳步实施。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
构建符合我县“互联网+教育”发展格局,坚持因地制宜、
先行先试,在2021 年全县“互联网+教育”工作的基础上,
深入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促进
全县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一体化、均衡化发展。
(三)精准发力,确保实效。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
质量,进一步摸清家底,厘清需求,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
给上精准发力、持续发力,确保“互联网+教育”建设取得
实实在在成效。
(四)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将“互联网+教育”作为教
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从体制机制上切实保障基础设施优
先建设,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公共资源优先配置。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基础设施优化行动
1.全面建设规范化数字校园。根据《中小学数字校园建
设规范(试行)》标准,为辖区学校优化建设校园网络环境。
全县中小学实现从基础设施、资源到融合应用的数字化。20
22 年,计划利用自治区薄弱项目改造资金228 万元,为全县
24 所中小学升级更新配备114 套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从202
2 年开始,全县所有中小学要利用校园网络实现网上办公、
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数字化;各中小学要以宁夏教育云平台
“数字校园”应用为抓手,推动“数字校园”在教育教学主
流业务、主要环节的常态化的应用;各中小学要将宁夏教育
云、宁教云作为学校教育宣传发布的主阵地。
- 4 -
责任部门:计财股、信息中心、各中小学
2.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标杆校建设。为进一步加
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培育一批“互联网+教
育”标杆校,形成经验模式和特色亮点,进行复制、推广。
一是计划利用自治区“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资金和自治
区财政专项资金,完成同心十小、河西中心小学两所“互联
网+教育”信息化薄弱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学校建设任务。二
是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标杆校创新融合应用力度,
从2022 年开始,每所“互联网+教育”标杆校承担一次全县
信息化成果应用观摩交流,分享推广在教育云、宁教云、智
慧校园、“三个课堂”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打造示范引领全
县教育系统创新应用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新格局。
责任部门:计财股、信息中心、教研室、5 所标杆校
(二)全面推动优质资源融合应用行动
1.深入推进数字平台融合应用。构建以宁夏教育云、宁
教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应用新体系。在“课
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
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一是各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
次宁夏教育云专题培训;二是各中小学结合实际制定宁夏教
育云应用工作方案、学期工作计划,利用学校空间、宁教云
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动态;三是各中小学结合“互联
网+教育”应用大赛开展优质资源评比活动,县教育局每年
开展一次宁夏教育云应用案例评选;四是县教育局每学年对
宁夏教育云应用优秀学校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 5 -
责任部门:信息中心、教研室、各中小学
2.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根据《宁夏中小
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同心县中小学“三个课
堂”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全县中小学加强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以下简称“三个课堂”)建设与
应用力度。结合教育实际,全县各中小学要加强“三个课堂”
应用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组织运行和考核激励机制,
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动实现县域内教育优
质均衡发展。2022 年,全县26 个县级学科名师工作室和4
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每年开展示范课不少于10 课时、公开课
不少于5 课时、网络评课及研讨活动不少于5 次;各县直小
学、初级中学积极推动“名校网络课堂”实验校建设,学校
每年组织区市县名师、骨干教师开展在线直播教学不少于2
课时,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部门:教研室、信息中心、各中小学
3.深入推进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
2022 年,全县中小学要利用在线互动课堂持续推进在线
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在开齐开足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
改进方法,提高质量。①主讲学校与结对学校每学期初协商
共同制定在线课堂实施方案;②各主讲学校每间教室周开课
率不少于10 课;③各主讲学校要每学期开设一次语文、数
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在线研讨”活动;④县教育局每
年开展一次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教学课例评选;⑤教育局每
学期末对各学校在线课堂开展情况进行表彰奖励。
- 6 -
责任部门:教研室、信息中心、各中小学
4.深入开展智能教学助手创新应用。为加快我县教育现
代化进程,提升各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遴选和培育“互联
网+教育”典型案例,全县中小学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广
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智能教学助手开展教育教学
活动。县教育局结合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
的相关要求,每年开展一次中小学教学助手教学课例评选,
计划每年征集50 件教学助手教学课例。
责任部门:信息中心、教研室、各中小学、幼儿园
5.深入推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根据《同心县教育
局深入推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工作方案》,县教育
局计划探索推广“互联网+教育”N项创新动作,彰显同心县
特色和亮点,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每年开展一次“互
联网+教育”工作课题研究、论文大赛。
责任部门:教研室、信息中心、各中小学
(三)深入推进信息素养提升行动
1.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升。根据《宁夏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实施方案》《自治区中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测评实施办法》要求,
紧扣“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全县中小学
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息化培训团队和信息化测评
团队,争取全区教师信息素养测评学校合格率达100%;全县
- 7 -
中小学每学期初制定学校信息化应用素养提升工作计划;每
学期开展1 次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采取“请进
来+送出去”、“线上+线下”、“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相
结合的学习方式,完成全县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评
100%全覆盖;以“校长大讲堂”和其它培训项目,完成全县
校长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在2022 年上
半年,完成150 名自治区“互联网+教育”骨干教学人才培
养计划。
责任部门:培训中心、教研室、人事股、信息中心、各
中小学
2.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为了大力提升学生信息
素养,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
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全县中小学要开足、开齐、开好信息
技术学科课程教学;采取“县级统测+校级测试”的方式完
成小学六年级、初中九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开展学生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统测工作,并将统测成绩纳入学校年终综合考核
中。每学期未,小学阶段3-6 年级、初中阶段7-8 年级和高
中1-2 年级要进行一次校级信息技术学科测评工作。
责任部门:信息中心、教研室、各中小学
3.推动教师智能研修全覆盖。根据《同心县人工智能助
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遴选50 名信息化管理能力较
强的优秀校长,200 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
分别开展智能教育领导力研修和教学能力研修,形成一批引
领智能教育发展的“种子”,实现对薄弱学校;组织教师积
- 8 -
极参加基于宁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全员智能研修,通过远
程同步智能课堂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实现教师“智能手拉
手”,进一步提高薄弱学校教师信息素养。全县各中小学要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年度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
施方案;每学期至少开展1 次人工智能研修校本培训活动。
责任部门:教研室、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各中小学
(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全县中小学(园)要健全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应急预案、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办法,
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一是各学校(园)要完
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各学校(园)要制定
网络与信息安全年度应急预案,健立“一把手”责任制;三
是各学校(园)要每学期至少要召开1 次网络与信息安全专
题会议,做好会议相关记录、简报等过程性资料;四是各学
校(园)每学期至少要开展1 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或技能
培训活动;五是各学校(园)要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治
理行动,对学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专项排查和安全评估,做
好安全隐患排查记录。
责任部门:文体股、信息中心、各中小学、幼儿园
(五)建立完善信息化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互联网+教育”工作推进的制度性保证,
也是“互联网+教育”应用融合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全县
中小学要重视建立健全信息化运行机制。各学校要成立以校
长为责任人的“互联网+教育”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信息中
- 9 -
心,统筹推进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每年至少召开1
次“互联网+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学校“互联网+教育”
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在线互动课堂、教学助手、网络学
习空间等信息化平台常态化应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发挥“互联网+教育”
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沟
通协调、协作配合、交流互动工作机制,以及经验推广和绩
效评估机制,协同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建设与应用;及
时完善相关制度,制定推进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加强督导
检查,定期开展过程性督导检查。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学校要加强主体责任落实,统
筹整合教育经费(学校经费预算不低于15%),优化支出结
构,及时研究解决“互联网+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保障“互
联网+教育”建设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实施;积极争取区、市、
县“互联网+教育”项目资金,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
设及应用、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
和网络安全等,确保“互联网+教育”工作持续健康推进。
(三)做好宣传工作。各学校在“互联网+教育”建设
过程中,要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加强经验总结,努力打造
“一县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县直小学、初级中学、中心
学校为单位总结“互联网+教育”推广模式),最终形成区
域特色。同时,各学校要加大利用教育云空间、宁教云等平
台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 10 -
附件:同心县2022 年“互联网+教育”工作常规考核细则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