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疫”成长
——同心县第三小学二年级数学组线上教研活动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十月,正是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去收获“硕果”的季节。然而一场疫情,又一次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停课不停学,停教不停研”,为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紧密融合,根据《同心县第三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疫情期间线上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同心县第三小学二年级数学组于2022年10月13日下午召开线上主题为:“好习惯,‘疫’成长”的教研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和交流线上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张玉萍老师讲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读题一遍过,解题靠盲猜,在尚未完全理解数量关系时,就已经根据惯性思维落笔解题,解题跟着感觉走,导致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出现错误。这种现象是当前大部分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教师应重点教导学生掌握正确审题的方法,由此提升审题能力。马飞老师谈到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摸索。这是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任务,也是一种责任。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马玉兰老师认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必须从审题开始。只有审好题才能答好题,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周小艳老师认为审题时要精读,读清。精读的要求是清楚的读题,知道题目中说了什么事情;能正确理解题目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弄清楚已知量,未知量,以及所求问题。学会分类、整理和归类,重新安排已知条件和问题的顺序,使隐蔽条件和问题清淅可见,为进行正确解题判断提供依据。帮助学生养成边读题,边联想的习惯。
马韬辉老师谈到当孩子理解清楚后一定要积极肯定孩子的表现与进步。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持续给孩子鼓劲,学会等待。并慢慢放手。在培养孩子认真审题习惯的时候,我们在身边一定要保持耐心,要等待孩子的成长,同时不断给孩子正面鼓励。待孩子已能自己读题并能认真审题时,要开始慢慢脱离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独立做题的习惯,学会放手,这时孩子就能学会独立思考与钻研。
最后杨雪莲主任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雪莲主任认为线上教学要注重预学,提高课堂效率。提前布置预习,要让学生提前熟知将要学习的内容。注重作业,务实学生基础,尤其是计算题,要狠抓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本次的线上教研活动,感悟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是孩子们好习惯的培养。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愿我们每位学生伴随着好习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