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 2023-05-31 15:34 发布单位: 同心县下马关镇中心完 浏览量: 76 【公开】

教育云平台---助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同心县下马关镇中心完全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案例研究

作者:马评,顾彦军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中心完全小学

 要: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简称“教育云”,它是个优质的“资源库”,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工具箱”,更是一个集教育教学管理、师生、家校、社会一体的“教育村”,本文依托学校实际,围绕日常教育云应用,从三个方面谈起:一是活用教育资源,巧用在线设备,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共享优质资源,解决师资难题,开展在线互动课堂;三是加强校际交流,拓宽教研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共同体教研活动,通过学校对教育云平台的创新应用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调单一、师资困难等诸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教育云;互动课堂;校际交流;创新应用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是对新时代新形势下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的及时呼应,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持续响应,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也是教育自身提升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教育创新是我们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追求的,是一个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源泉。随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提高,随着“互联网+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正在悄然的发生巨变。

一、活用教育资源,巧用在线设备,开展德育工作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我校一直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需求,促进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自觉追求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便有了更为具体、系统的生动实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全国上下14亿人感受到病毒的无情,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为了阻击、战胜这场无声的“战争”,全国人民“封城”宅家抗疫,学校延期开学,疫情封城下“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由此诞生,这是教育教学的巨大创新变革。城市“解封”后,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我校在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从学生出发,针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利用教育云平台中的互动课堂这一功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开学第一课”、“宣讲战疫事迹 弘扬抗疫精神 ——赴武汉医护人员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真正做到了无接触、不聚众抗疫要求,又顺利开展了教育教学工作。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教学与云教学的有效创新融合,预示着我校教育教学创新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种“云”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而且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此次活动反响热烈,同学们的积极性格外强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热情与收获就是本次教育创新最好的答卷。

二、共享优质资源,解决师资难题,开展在线互动课堂

教育云平台相对于现在使用的多媒体来说有着丰富的资源库,这不仅对教师对学生在找资料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更为形象的理解。它的学科资源非常丰富,如小学科学仿真实验,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学校开设实验的困难,这样能让教师从单纯的讲课或者操作中释放出来,使学生与机器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学生从一种被动听讲过程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育云平台不仅拥有电子白板、拍照、放大等工具,而且相对电子白板而言,还配有相关的学科工具,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圆规这个学科工具,向学生展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学生可以结合先前的生活经验,更为真实的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另外教育云平台还给教师提供了在线备课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资源共享,教师在家里备好课后,在课堂上还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教案,并保存在云空间,在保证网络畅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备课,刚开始时教师可能不熟悉,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在熟悉了以后,则会用更短的时间,提升备课的质量,以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

更重要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交流协作与优质资源共享。我校从2019年开始先后与5所学校通过在线互动课堂这个平台,在保证网络畅通的情况下进行优质课资源实时共享。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好的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目前我校作为主讲教室,采用“一拖二”方式,线上教学课程以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英语科目为主,再辅以数学和语文教学,授课老师主要为青年骨干教师,我校秉承着互进互助的教学原则,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地整合共同体学校教育资源,弥补了教育资源的短缺,提高了共同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优质的高效课堂。通过线上教学以及线下交流研讨活动,我们更加坚信大时代背景下“互帮互享”的教学带给孩子们更好的课堂体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会大大的促进全镇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三、加强校级交流,拓宽教研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共同体教研活动

我校依托先进的教育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共同体教研活动。利用在线互动课堂技术将田园完小、池家峁完小、新缘完小、南安完小四所学校连为一体,跨越地界形成一个教研共同体。教研活动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抓手,充分发挥四所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采用“线上”听课、评课及专题研究,“线下”交流补充的双线教研模式。比如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共同体教研活动中,由吴忠市朝阳小学牵头,下马关镇中心学校教师共同研课,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形成在线互动课堂较为成熟的教学流程、框架,有力地提升了在线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中心学校领导及参与教研研讨的教师一致好评。

“线上+线下”同课异构的创新型教学融合了云平台里丰富的资源库,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与优秀教师同步教研,能够在课堂里和她们互动。这样的线上教研活动实用高效,喜闻乐见,令所有参与教师受益匪浅,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激发了全体参加活动教师参与教研的激情,更加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乡村学校校本研修需要信息技术助力》        中国教育报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        发展导报

 


分享到:

已经是第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