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 ||||||
推荐省份 | ||||||
案例名称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 | |||||
实施主体 | □省级 □地市级 口区县级 R校级 (在□内打 √ ) | |||||
案例类别 | R制度与机制建设培训团队建设整校推进 □在线教学培训 □软件编程能力提升 口信息化教学创新 □校本应用考核 □资源建设 □其他: (在□内打 √ ,口) | |||||
关键词 | 应用能力提升 | |||||
归属单位 | 同心县第六中学 | |||||
联系人 | 马小佳 | 手机 | 13895259182 | 邮箱 | 1484599938@qq.com | |
案例完成者信息(不超过8人) |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学科背景/职称 | 主要贡献 | |||
马小佳 | 同心县第六中学 | 英语一级教师 | 总负责人 | |||
黑小波 | 同心县第六中学 | 数学一级教师 | 具体负责人 | |||
杨璇 | 同心县石狮中学 | 数学一级教师 | 学科骨干成员 | |||
杨惠贤 | 同心县豫海中学 | 物理一级教师 | 学科骨干成员 | |||
实践时间 | 2023年3月 | ||
二、案例描述与特点 | |||
问题与挑 战 | 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新课程 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了目前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和同心县《“国培计(202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我校成为项目校之一,将对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整校推进培训、应用融合。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升2.0工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资源开发应用欠缺。教师还停留在制作简单的课件基础上教学,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课堂教学,对于2.0工程的提升,教师们感到迷茫、困惑。但为了适应于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不得不去探索、研究和打磨。由于时间紧,基础薄,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 ||
问题解决 思路 | 根据上级部门的精心安排,我校整校推进工作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线上培训和组织骨干培训的线下培训,有序开展培训工作。为了实现“三提升一全面”总体发展目标,解决问题思路,学校进行了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全面组织领导信息化2.0工程整校推进工作 。 一、组建成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 1.成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信息中心主任、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了提高管理团队的领导力,管理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培训项目启动会的通知》和同心县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教师在线上学习相关培训讲座。通过学习,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成员明确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的安排与部署、树立教育信息化发展意识、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掌握校本研修组织推进 |
方法,切实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领导能力与指导能力。并制定了 《同心县第六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的实施方案》和《同心县第六中学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工作计划》作为学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 2.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指导团队:以黑校长为组长,信息中心主任、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为成员,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项培训,提升培训指导团队成员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点分析与测评能力、信息化课堂教学诊断与指导能力、混合式研修活动设计能力和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能力,为后续的校本培训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学习、攻坚克难。 为了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认真做好,学校管理团队、应用 能力培训指导团队,按方案有序开展工作。 1.了解掌握学校信息化环境。 学校网络环境为有线光纤网,网络带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学校硬件环境主要是电子白板和四个微机室,软件环境为免费的希沃白板、鸿合白板、宁教云、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2.掌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学校管理团队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系统梳理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和能力水平,提升工程2.0的“能力发展框架”,学情分析:部分教师能通制 作调查问卷,通过微信等收集和分析学生住处。教学设计:学校教师 只有极少数不能独立撰写教学设计,大部分的课件和微课不能独立制 作。学法指导:学校教师大部分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课堂 讲授、课堂总结提升等教学环节。能通过微信和宁教云等与家长进行家校交流与合作。学业评价:多数老师只能利用表格、统计图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对制作应用数据分析模型等方面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提高 。 3.积级参加培训。 (1)2022年6月22日,校领导、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关于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调研,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都给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召开校本研修动员大会,学校管理团队解读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实施及考核方 |
案。学校培训管理团队成员负责全校成员线上学习的指导和跟踪工 作。 (2)2022年8月15日至19日,学校派出管理团队骨干(黑小波 田进林 马小佳)参加了由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的培训,培训采取集中面授与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的培训。2023年4月17日至20日派出信息化骨干教师(马龙 田红梅 杨燕)参加了《“国培计划(2022)”--同心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科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培训》,学校管理团队和信息化骨干培训回来后,组织学校管理团队共同制定了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一划两案”。 (3)2022年9月22日,学校正式启动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启动会 。 (4)根据教情,合理选点。 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要求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30个微能力点,确定本校微能力点: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A3演 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校培训管理团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参训教师完成微能力点的选择与学习 。 | |
实践成效 | 为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取得成效,学校研修方式采 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线上课程学习,线下讨论实践,与校本研 修活动深度融合。 1.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探究微能力点的与学科 教学的融合,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教研组明确任务后,以组为单位,共同体模式制定本学期的备课计划、确定课时主备人。 2.开展“希沃白板5”应用培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 融合,充分发挥希沃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希沃白板使用专题培训活动,从基础做起,在“希沃白板5”使用培训过程中,探究微能力点的应用。线下培训后又转入线上交流,在工作群探究微能力点的实现。 3. 以信息技术2.0学习为契机,开展微课制作经验分享、集备课 、堂教学展示、学情分析等活动,鼓励教师撰写微能力点在学科中提高效率的教学设计,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校现有设施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
升,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校教师通过线上培 训作业要求,线下组织教研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指导一般教师 的形式进行培训学习,有了作业的提交,老师们都要这样一种认识, 原来信息技术就是这样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还欠缺的是总结升华。 4.2023年3月17日,在教育局指导团队的指导下,我校教师 更清楚了解信息技术2.0项目微能力点的应用与操作,提升了我校教 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 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向高效课堂迈进。 5.我校线上的网络研修与线下的校本研修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 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我校参加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项目微能力点共120名教师,登录率100%,参与课程学习率100%,所有 教师均通过校本应用考核,合格率100%。 | |
案例创新 点 |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技能。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 对原本觉得枯燥、难懂、抽象的问题感到生动、有趣和简易,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因此,我校首先结合以基于课堂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应用中数字 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为 创新点,狠抓校本教研,以教师微能力点为导向,注重信息技术在教 学中的应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教师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难点 问题。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注重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媒 体组合。做好教学内容设计,为教学提供服务,构建导入情境,使信 息技术更好为教学服务,达到课堂高效。 |
案例相关 材料 |
视频讲解 材料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