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第三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听评课活动
风起橘黄枫叶落,正是硕果累累时。为了提升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推进“青蓝工程”扎实开展,夯实我校教学基础,深化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进程。10月17日早晨,我校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听评课活动。丁校长和马校长,还有杨雪莲主任以及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马小艳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的亮点做了很详细的点评。沙秀娟老师和田晓梅老师都认为马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各种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马老师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以诗歌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学的轻松,扎实。再次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为了引导学生领略神话故事的神奇,马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去想象天地之间发生的变化,运用了引读的方式。除此之外,马老师在教学中还十分关注对人文精神的感悟,课堂上设计了分层次的引读训练。在创设的几次情境阅读中,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盘古顶天蹬地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这种勇敢、坚持执着的精神。
丁校长也认为本节课的亮点就在于训练到位。学习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那部分,马老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盘古的伟大。同时马老师还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然后进行交流,学生们说得很生动,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他们的思维自然就活跃起来。丁校长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和希望,目的是让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此次我校语文组就新入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为新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也使教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行互助,相互切磋,共同提升,有效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本次活动由二年级田晓梅老师和三年级李伯田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班级答题情况分析本年级试卷。
田晓梅老师就学生的答题情况认真分析后,她认为二年级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以后多重视培养孩子们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田老师指出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认字、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认真思考等习惯。还列举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打算以后着重从基础着手,稳步提高成绩。
三年级李伯田老师针对本班考试情况进行了逐一分析。李老师对自己所带班级试卷中的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学生的答题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对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诊断分析,分析学生在答题中的不足,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教学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导处杨雪莲主任指出,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也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练笔的能力。教师也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动笔,找到写作的乐趣。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应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试卷分析是提高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要通过质量分析反思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
本次试卷分析会,为全体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为毕业班的复习工作明确了目标,找准了方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全体教师能够齐心协力,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