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家校共育机制,改善家校关系,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主要依据,贯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过上充实的校园生活”的办学理念,本着“强化家校合作,凝聚教育合力”的家庭教育工作宗旨,统筹兼顾,扎实推进,组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指导各年级、各班建立家长委员会;
2、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建设,选举产生家长委员会成员,选定家长学校组成人员,优化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机制;
3、指导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履行应有职责,积极参与“家校共育”活动,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4、通过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与有力后盾,形成教育合力,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在品德和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 长:周茂才
副组长:曹 琦
成 员:胡 敏 石玉山 张渊 何永红 杜晓东 李惠宁
毛文东 陶波 赵 芳 路遥 唐聪菊 胡永胜
宋静宁 陆 林 李庚
四、工作方法
1.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
1)确立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确立我校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模式为:“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三级机制。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家长委员会委员的条件:必须是在校学生家长,热心学校和家教工作,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奉献精神,乐于义务承担学校或家长委托的工作。同时,还应考虑到组成人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2)三级家长委员会产生的程序
(1)班级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由全体家长互推组成,人员共7人。设名誉主任(由班主任担任)、主任、副主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学习委员、后勤委员。
(2)年级家长委员会:召开各班家委会正、副主任会议,选举或由年级推荐产生年级家长委员会。组成人员5-7人。设主任、副主任等。
(3)学校家长委员会:各年级家委会主任,即是学校家委会成员,结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组成。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
3)家长委员会职责
总责:协助学校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家长委员会成员要经常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校外表现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学校关系。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注意搜集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定期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
学校家长委员会职责:学校家长委员会,行使家长学校管理权。制订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指导和管理各年级活动,协助学校收集和处理家长信箱的有关建议和意见,建立家长委员会档案。
年级家委会:及时在本校范围内,传达和组织实施学校家委会工作任务,指导各班家长委员会开展各项活动。
班级家委会: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活动计划,落实和执行学校和年级家委会的有关规定和活动任务,定期牵头召开各种家长会、座谈会等,每学期举行“教子有方好家长”和“尊师孝亲好少年”等评选活动。
4)家长委员会的各项具体工作
(1)每学期初,学校家长委员会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研究,制定本学期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层层落实;
(2)班级家长委员会根据学校家委会的工作计划,在年级家委会的牵头下,经召集全体成员讨论,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并召开家长会,予以分头落实;
(3)按照计划,家委会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德育工作,协助开展好安全教育,支持和推动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
(4)每逢学校举行重大庆典和演出活动,各级家委会召集家长,协助学校维持秩序,并协助学校做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工作;
(5)每学年,由学校家委会主持,召开家长交流会,并开展家教经验论文评选;
(6)每学期,班级家委会根据家长和社会上的反馈意见,填写“学校教育工作建议意见表”,送交学校家委会审核汇总后,递交学校校长室,以供学校及时改进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全面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
2.引导和要求家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1)举办家长学校
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亦可借此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有关信息。
首先,建立组织机构。设立家长学校领导班子,组织一支兼职的教师队伍,有学校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及校外人士。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学校概况及发展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爱的艺术,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和创造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及家庭急救,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等。
2)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
家长教育不应只是讲座形式,只给家长讲几堂课,更应切合家长的需要和兴趣,以他们切身经历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活动教材,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基础进行交流,对突出的在各种层次家长会上交流,并以此评出好家长,对其进行表彰。
3)编印家教校本教材,印发家庭教育资料,发动订阅家庭教育书刊,推荐家教优秀书刊、中华家庭教育网,力促亲子阅读氛围和学习型家庭的形成。每学期举行一次“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成果展示,激发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参与亲子共读活动。
4)开设亲子互相活动。主要利用节假日、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互助活动,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和谐、互助、团结的良好关系,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的温馨氛围。
3.组织灵活多样的家长会,努力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家长会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掌握孩子发展近况,了解学校教育任务,能够及时沟通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感情,排除教育中消极的因素,为使学生健康成长,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阶段的教育任务,可以有计划设计组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家长会。
报告式家长会:由班主任用报告的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的现状、教育任务,或者汇报一个学期来的班级教育工作情况。这种家长会可在班主任报告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加以领会、消化,避免“满堂灌”的单调乏味的现象。
交流式家长会: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从中让家长相互理解、取长补短,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这种家长会,班主任应在事先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发言家长,商定好发言提纲,避免泛泛而谈、零打碎敲现象。
表演式家长会:让家长来班级观看学生编排的文艺节目,或课外活动,或主题班团活动等。由于班主任应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让家长在“听”中受教育,在“看”中得到启发,为他们拓宽家庭教育途径打开眼界。所以,这种家长会气氛热烈、活跃。
会诊式家长会:根据不同情况,将不同类型家长召集在一起分析学生问题及形成原因,商讨教育失误及改进措施等。这种家长会要求班主任选择好“病例”,提供家长分析思考,寻找最佳教育方案。
恳谈式家长会:班主任以诚挚的态度请家长来,征求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及要求,并耐心真诚地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目标及措施,从而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一致性。这种家长会应注重教师与家长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融洽彼此关系,提高教育合力。
辅导式家长会:就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及科学教育的方法,有系统地向家长作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的辅导,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这种家长会要求辅导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案例丰富。
咨询式家长会:班主任事先通知家长准备好要向教师询问的问题,到校后采取问答的形式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等。这种家长会要求班主任知识广搏,多学习,勤思考,要有问有答,解答无误。
4.邀请、组织家长观看学生演出,参观学生作品展览,观看学生体育等重大比赛
对学校来说,展示教育成果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孩子或学校技能教育的状况。活动过程中,家长来帮忙,可以解决学校在活动中人力及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可信度。
5.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6.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1)通过QQ或微信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班级家委会鼓励家长加入班级QQ群或微信群,班主任在安全教育、重大事件、日常表现等方面通过群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做好学习指导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发挥网络沟通的优越性;
2)用好家校电话联系卡、家长意见表、致家长的一封信。电话、手机是现代家校沟通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发给学生一张与名片一样的电话联系卡,内有学校、主要科室、班主任、课任老师的电话号码,便于家长随时跟学校、教师联系,交流情况。
家长意见表,是在组织家长到校活动时,向学校或教师提建议、意见、要求的用表,是学校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正学校工作的一种好方式。
致家长的一封信,是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某些工作的公开信,学校开展某项活动,如安全教育活动等,学校以书面的形式要求家长协同配合工作。
3)做好家访工作。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7.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园地、广播、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演讲等形式进行家校合作的宣传。提高社会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营造人人关心、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舆论氛围。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24年8月――2024年9月):学校启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制定工作制度和计划,利用教职工大会和班主任会议,宣传家校合作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具体实施(2024年9月――2024年12月):按照本方案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全面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密切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倾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总结交流(2024年12月――2025年1月):各年级、班级交流“家校共育”工作经验,为下一阶段开展好工作打好基础,实现家校合作工作的常态化。
青铜峡市第一中学政教处
2024年8月12日